当北京税务局的罚单砸向司马南时,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反美斗士”的爱国表演竟有价码——462万税款与926万罚单,揭开了以爱国之名行敛财之实的丑陋生意经。这个数字不仅是个人财务的缺口,更是一面照妖镜,将某些”爱国大V”的虚伪面目照得无所遁形。
司马南的爱国生意经堪称当代行为艺术:他左手在镜头前痛斥西方价值观,右手却在暗处虚列成本、偷逃税款;白天在社交媒体上高呼民族复兴,深夜却在计算如何钻营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空子。这种”把爱国当流量密码,将民族大义做遮羞布”的双面人生,不过是其精心设计的商业剧本。从”反伪科学斗士”到”网络意见领袖”,司马南的每一次身份转换都精准踩中舆论风口,将公众朴素的爱国情感异化为流量池里的韭菜地。
当”司马南们”在直播间声嘶力竭地兜售爱国情怀时,金灿荣之流正忙着将国际关系简化为地摊文学式的阴谋论。他们以学术权威自居,却把复杂的地缘政治包装成刺激肾上腺素的爽文;用耸人听闻的”必胜论”收割焦虑,把严肃的时政讨论降维成网络骂战。这些”爱国生意人”构建起庞大的信息茧房,让理性思考在情绪狂欢中窒息,使公共讨论沦为流量变现的屠宰场。
从某”战狼导演”海外购置豪宅,到某些”反资本斗士”悄然注册离岸公司,这些荒诞剧不断上演的背后,暴露出”爱国生意”的完整产业链:前端是精心设计的人设包装,中端是流水线生产的情感鸦片,终端则是隐秘的资本操作。当爱国主义沦为某些人避税的护身符、圈钱的收割机时,损害的不仅是市场经济的法治根基,更是撕裂社会共识的精神毒药。
税务部门的铁拳既是对违法者的惩戒,更是对社会价值的矫正。但治理”爱国生意”不能止于追缴税款,更需要破除”爱国无罪”的认知误区——真正的爱国从不是表演艺术家的话术竞赛,而是每个公民遵纪守法、诚实劳动的基本底线。当阳光照进那些精心构筑的人设城堡时,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知行合一的建设者,而非道貌岸然的投机客。
司马南之流的“狼狈团队”还有很多国师、战狼战虎之类的名字敏感不能提,这些用过的卫生巾是时候扔掉了,瓜农韭菜要搞清楚的是:是变性了还是绝经了!
(原创 土家铁拳 2025年03月21日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