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辩律师游走于全国各地,除了能感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还能感受到不同的政治生态和法治环境。
上大学时,有一个中国社科院的教授到学校作讲座,他讲的一个细节,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卫生状况。
他说不用看别的,只要看看那个地方的卫生间就知道了,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后来我仔细观察,确实如此。
比如有的饭店装修还不错,但是你去一趟卫生间就会发现问题,它表面上的富丽堂皇实际上是在掩饰它卫生状况不足的窘境。
这种屡试不爽的思维方法,换到经济领域,其实也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那就是通过观察体验一个地方的法治状况,去判断一个地方的经济走向。
很多人对未来感到担忧,不知道经济还能不能好,以及什么时候能好。
有的人打算去其他国家投资创业,不知道要去的这个国家行不行,有没有钱途,能不能去。
用法治这个简单的标准去衡量,其实不难得出结论。
你见过哪个发达的经济体是法治状况很差的吗?
你见过哪个法治状况很糟糕的经济体,它的经济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么?
有些地方发生的事,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法治优良时,经济如火如荼。法治倒退时,资金如山呼海啸般撤离。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法治是稳定的代名词,也是预期的来源。政策三天两头的变,变化本身就说明了政策的不稳定,变的越频繁就越不可能产生稳定的预期,因为你不知道它会往哪个方向变。既然有可能变好,那就有可能变坏。
变化会严重的影响预期,预期会严重的破坏信心,而信心是经济最大的动力。
因此,一个稳定的法治环境,一个严格受约束的权力体系,是保障经济良好预期的基础。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法治都是这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真正的竞争力。
国与国之间存在法治高下的较量。法治状况优良的国家,更容易吸引投资、就业、留学。 而在一个国家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存在法治环境的竞争。
2018年我在深圳代理过一宗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当时深圳的房地产市场还如火如荼,案涉一套1800万人民币的商品房,当事人的诉求是解除合同,正常情况下要到法院诉讼。
我们研究后发现开发商在销售环节存在违规,我和当事人到监管部门投诉了开发商几次,合同最终顺利解除了。
这个案件连官司都没有打,当事人的诉求就实现了,足以说明深圳的法治环境是值得信赖的,政府的管理是规范的。
相比之下,这几年我也多次到东北办案,东北的法治环境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以我昨天下午在牡丹江看守所的会见为例,即使是会见这种小事,也能将权力的傲慢、任性暴露无遗。
3月27日上午,我乘高铁从哈尔滨赶到牡丹江,下午1:30到看守所会见牡丹江市公安局食药侦查大队办理的一起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犯罪嫌疑人张某。
办理会见手续过程中,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个人(后来其自称姓高),突然很大声的说:“是你要会见张某啊?” 我看了他一眼,此人岁数不大,个子不高。
我说是,怎么了? 他很傲慢的厉声说:“我们下午要提审张某!”
他的言外之意是,我们要提审,你就得靠边站。
我之前在其他地方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办案单位确实有急事或者提审用时不长,而我又不着急赶时间,只要正常说明一下,能协商的我也不会反对。
但这个警察明显就没打算跟你商量,而是直接给你下命令的口气,这当然不能容忍。
我说你提审也得先来后到,我是先来的。
这一下他不高兴了,高声质问:“你给我们交手续了吗?!”
我说:“我给你交没交手续也不影响我会见,这又不是限制会见的案子,会见也不需要你审批。只要我手续齐全,就应该安排会见,况且人家看守所也没说我不能会见。你要觉得我的身份有问题,律师证和手续都摆在这儿,你可以现场核实。而且我是第一次会见,我得先和当事人确认要不要建立委托关系,才知道要不要给你们交手续。没有法律规定我得先给你们交手续,然后才能来会见。”
对方一看我不像本地律师那样顺从,就又找其他理由刁难,并且咄咄逼人的冲我高声喊:“谁说不让你会见了?我说过不让你会见了吗?”
旁边一个来会见的律师同行见状赶紧劝我算了,不要跟他们发生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我听到这几个警察故意大声地说“给张某往深了挖,我就不信不能给他整到20万以上?我们有信心!”
言语间滥用权力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我去会见张某的时候了解到,昨天会见完后,这几个警察确实提审了张某,又给张某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主要是让张某配合,所谓的配合就是解除我,只要张某配合,就给他从轻处理。
说实话,为这样一个小案子,如果不是受朋友之托,我是真不愿意往牡丹江这个地方跑。
2023年疫情刚解封时,我为其他案子到牡丹江,北京还有直达牡丹江海浪机场的航班。现在海浪机场好像全面停航了,连北京、上海直达的航班都全停了。
不知道是因为人少还是别的原因,反正要到牡丹江,必须得从临近的地方转机再乘坐高铁,交通十分不便。
不办这个案子,我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办别的案子,于我而言这不是坏事。
但是,这种权力的傲慢、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确实是这个地方的法治缩影,令人为此地的老百姓感到悲哀。
一个普通的警察,尚且还不是领导,还没有掌握绝对的权力,就已经开始绝对的不把法律当回事。
对懂法律的律师都肆无忌惮的蔑视,甚至公然当众宣称要惩治嫌疑人,那他对其他的不懂法老百姓该是什么样,会有多么不可一世,也完全可以想见。
有人说这只是个例,不能代表全部。确实,我遇到过很多警察服务态度很好,办事很规范,甚至有的还能很好的兼顾情理法,帮你额外通融一下,很有人情味儿,这种警察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个例。
这两种个例的分布恰恰跟经济的发展状况呈正相关。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遇到有人情味儿的警察的概率就越高。
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被刁难被吃拿卡要的概率就越高。
甚至在有些地方,一个看门的门卫、保安都牛皮哄哄神气的不得了,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自信心爆棚?一曰无知,二曰权力(虽然他们并不真正的掌握什么权力,只是自我感觉良好)。
东北为什么人口持续流失,为什么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人口越流失,经济越差;经济越差,人口越流失……似乎看不到未来。 经济的持续滑坡,原因不在经济本身,而在法治的败坏。
从深圳和牡丹江的对比就能发现,经济发展的好坏,取决于法治水平的高低。 法治水平高的地方,经济不可能差;法治水平低的地方,经济也绝不可能好。
好坏都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不是老天爷的恩赐。
你以为你掌握了一点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
当你亲自把法治环境破坏以后,经济会迅速给你回报,当然是当头棒击的回报。
你的工资还能正常发吗?你的各种奖励还有吗?如果工资发不出来了,各种奖励没有了,你该怪谁?
不该首先怪你自己为非作歹,亲手破坏了你自己也赖以生存的法治环境吗?
我相信这种败坏法治的人只是少数,但是他们造成的恶果却需要多数人承担。
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少数人作恶,多数人受害,这正是当下的一种现实困境,东北也只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缩影。
网上有各种喊冤,从远洋捕捞到近海垂钓,从母亲为儿子辩护要手抄卷宗,到儿子为母亲辩护要争取辩护权,从给嫌疑人“烤全羊”到给律师喷辣椒水。各种违法事件层出不穷,从根本上都反映了权力的傲慢和不受制约,肆意妄为。
所以,我一直认为拿脚投票是对一个地方最好的“回报”。
你的竞争力不行,别人就拿脚投票,离你而去。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一切都是竞争的产物。
你不努力,你就活该被抛弃。
而促使一个人抬脚离开的,必然有他对这个地方法治环境深深的失望。
(原创:赵军律师 八声甘州 2025年03月28日 18:21)